董氏奇穴常见穴位下载.pdf.ppt
《董氏奇穴常见穴位下载.pdf.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氏奇穴常见穴位下载.pdf.ppt(132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董氏奇穴常用穴位 绪论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计设740穴 分布于手 臂 足 腿 耳及头面等处 分为十个部位 一手指部 一一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 尚有 前胸部位 及 二手掌部 二二部位 背部 三小臂部 三三部位 胸背部多用三棱针刺血 四大臂部 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 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 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 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 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 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 十十部位 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常用穴位简介 一一部位总计52个穴点1阴掌五线2阳掌三线 一一部位 3四面分点 1 一穴 二分点法 在两指纹间仅有一穴者 概以中点 即1 2处 取穴 2 二穴 三分点法 两指纹间若有二穴 则以两指节间距离之1
2、 3处取穴 3 三穴 四分点法 两指纹间若有三穴 则以两指节间距离之1 4处取穴 4 五穴 六分点法 两指纹间若有五穴 则以两指节间距离之1 6处取穴 一一部位 木穴取穴 掌面食指第一节内侧 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 D线 上 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 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 三分点法 共二穴 手术 针深二分至三分 主治 肝火旺 脾气躁说明 本穴位对于眼睛发干 眼易流泪等皆有疗效 本穴治疗鼻涕多 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 尤其感冒流涕可止于顷刻 本穴治手皮肤病及手掌皱裂 以患侧为主 治其它各病以对侧为主 木穴 归经 归经 入肝 胃 肺三经穴性 疏肝理气 活血祛风 或泻肝胆热 开郁通窍配伍 本穴与胆穴相配
3、均左右单取 治疗更年期妇女烦躁 易怒效佳 木穴配制污穴 左右交替取用 隔日一次治疗多种慢性皮肤病 2脾肿取穴 掌面中指第二节之中央线上 上穴距第三节横纹三分三 下穴距第三节横纹六分六 三分点法 共二穴 手术 针深二分至三分主治 脾炎 脾肿大 脾硬化 3还巢穴取穴 无名指中节内侧 靠近小指之侧 黑白肉际中点 手术 五分针 针二至三分 主治 各类妇科病说明 本穴位于无名指 与三焦经有关 通过理三焦 疏肝胆之作用 治疗妇科病变颇有效验 本穴配妇科穴 左右交替 治疗不孕症 禁双手同时取穴 还巢穴 还巢穴 4木炎取穴 掌面无名指第二节之中央线内开二分处 D线 上穴距第三节横纹三分三 下穴距第三节横纹六分
4、六 三分点法 共二穴手术 针深二分至三分主治 肝炎 肝肿大 肝硬化 善治肝火旺疾病 口苦 易怒 烦躁 说明 功效同上三皇 但是以上三皇为主本穴配耳穴肝区可以治疗B型肝炎 木炎穴 5木火穴取穴 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手术 皮下针 针尖向小指方向横刺 交叉取穴主治 半身不遂说明 本穴接近中冲穴有强心活血作用 治疗中风后遗症对其他各针有加强作用 单用疏经活络 活血祛瘀 治疗中风后下肢无力颇有效 尚能治疗膝内侧痛及小腿肚酸痛 注 第一次限用5分钟 5日后限用3分钟 又5日后限用1分钟 时间和次数均不可多用 木火穴的作用 是调动身体的元气 而不是调和身体的元气 故不可多用 并要递减用穴时间 木火穴 6指
5、三重取穴 无名指指背中节中央线外开二分之一中点一穴 其上三分一穴 其下三分一穴 共计三穴手术 针深一分至二分主治 驱风 偏头痛 脸面神经麻痺 乳肿大 肌肉萎缩本穴同小腿部位之三重穴 但效果稍小7指肾穴取穴 无名指指背第一节中央线外开二分之一的中点一穴 其上三分一穴 其下三分一穴 共计三穴手术 针深一分至二分主治 口干 肾亏 心脏衰弱 背痛治背痛三针同下 8火膝穴取穴 小指甲外侧角后二分手术 五分针 针一分至二分主治 膝痛 关节炎 风湿性心脏病说明 1 本穴在小肠经上 即少泽穴后一分 小肠井穴附近 心与小肠相表里 故具开窍作用 可用于治疗神志方面疾病 如生气所致疼痛和精神病 2 可治疗手太阳经走
6、向的疼痛 9制污穴取穴 拇指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采用四分点法 共三穴手术 三棱针刺出黑血主治 治疗一切疮疡 刀伤 烫伤或手术后伤口久不收口 10妇科穴取穴 拇指背第一节中央线外开三分 三分点法 计两穴手术 贴于骨旁下针 针深二至三分 一次两针齐下 谓之倒马针 右手较佳主治 各类妇科疾病 久年不孕说明 1 本穴可调治子宫位置不正 2 本穴为妇科常用穴 效果显著 配内庭治经痛 3 配还巢治不孕 子宫炎 配姐妹一 二 三穴治疗月经不调 经闭 妇科穴 11五虎穴 取穴大指掌面第一节之外侧五分线 分成六等份 每一点为一穴 共五穴手术 于大指桡侧黑白肉际下针 每穴可下针二至四分 依治疗远近而定主治 全身骨
7、痛 脚跟痛 脚痛 手痛效果显著 说明 五虎一 手指酸痛 腱鞘炎五虎三 足趾酸痛五虎四 脚踝 脚背酸痛五虎五 脚跟酸痛五虎二 为一 三之倒马针配合动气针法 获效神速 董师在治疗疾病时 强调以骨治骨 以筋治筋 以肉治肉 以脉治脉以皮治皮 eg贴骨进针治足跟痛效果尤佳 浅刺皮下治疗足麻木效果很好 五虎穴 二二部位 1重子穴取穴 手心向上 在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 虎口下一寸处手术 一寸半针 针深一寸 一般针一针 重子 即可 二针齐针成倒马针 效果更佳主治 背痛 肺炎 有特效 感冒 咳嗽 气喘 小孩最有效 五指并拢 阴掌食指之中央线 即图之C线 之延长线 与大拇指本节高骨做一垂直线之交叉点 即重子穴
8、自重子穴与掌缘平行斜下一寸即重仙穴 2重仙穴取穴 手心向上 在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 虎口下两寸处 与手背灵骨穴正对相通手术 一寸半针 针深一寸 一般针一针 重子 即可 二针齐针成倒马针 效果更佳主治 1 背痛 尤其是膏肓穴附近背痛 亦可治疗膝痛 颈痛 肩痛 2 治疗落枕 配承浆疗效更佳 3 肺炎 退烧说明 本穴接近肺经鱼际穴 对肺炎 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痰稠不易咳出 针之有效 本穴治疗子宫瘤 卵巢炎亦有效 注意 重子 重仙倒马针对肩胛骨痛有特效 小儿气喘则用三棱针放血疗法 重子穴重仙穴 重子穴 重仙穴 3大白穴取穴 手握拳当拇指与食指间横纹尽头 虎口底 向外一寸是穴 可透重子穴手术 一寸半
9、针 针五分至一寸深孕妇禁针主治 小儿气喘 高烧不退 特效 急性肺炎 肺机能不够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说明 本穴配灵骨治疗甚广 凡属气滞血淤之症均有效 若人气滞与气虚 则将导致血瘀血滞 血瘀上焦则肺疾胸痺 血瘀中焦则为症瘕 血瘀下焦则为少腹疼痛 妇女疾病 血瘀经络则关节痺痛 风湿诸病 半身不遂 瘀血内蓄则性情变化而为神经诸疾 所以取用灵骨穴 大白穴通气补气 而能散滞消瘀 4灵骨穴取穴 拳手取穴 拇指弯曲 抵食指第三节握拳 当食指与拇指叉骨间 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 距大白穴一寸 与重仙穴相通 手术 用一寸至两寸针 针深可透过重仙穴 孕妇禁针主治 肺机能不足之坐骨神经痛 腰痛 脚痛 半面神经麻痹 半身
10、不遂 骨骼胀大病 妇女月经不调 难产 经闭 耳鸣 耳聋 偏头痛 脊椎骨痛 小便痛或者次数过多 此时要配大白用 说明 有强烈收缩子宫作用 恐流产 大白穴灵骨穴 大白穴 灵骨穴 灵骨 大白合用 1 用于坐骨神经痛 所谓肺机能不够 气虚 的病人右寸虚而无力 一针下去 马上见效 2 各种头痛 主要运用于各种偏正头痛 尤其是由肺经或大肠经引起者 3 应用于咳嗽 本病若风寒风热皆足以引起的 尤其是脾胃气逆引起者 4 心脏病 若脾胃胀气 至胸压增高则心脏受压迫 能不胸闷心跳心慌乎 5 耳鸣耳聋 是肺或大肠之病 不论气逆或气虚 若肾虚引起者 当酌配补肾穴位如肾关 复溜 太溪等 6 四肢扭伤 灵骨 大白与四肢穴
11、加倒马 加三阴交 左治右 右治左 5中白穴取穴 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 距掌骨与指骨连接处 中渚 五分手术 针三分至五分主治 1 起坐之际腰痛 2 肾亏各种病变 3 高血压病 前头痛6下白穴取穴 手背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 距掌骨与指骨连接处一寸五分 中白穴上一寸手术 针三分至五分主治 同中白穴说明 俩穴成倒马 入肾经治肾亏各病 尚可治疗少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 闪腰岔气 骨刺 坐骨神经痛 6腕顺一穴取穴 在小指掌骨外侧 距手腕横纹一寸五分手术 针一寸至一寸半主治 1 肾亏各种病变 2 坐骨神经痛 3 骨肿 重性腰背痛7腕顺二穴取穴 在小指掌骨外侧 距手腕横纹二寸五分手术 针一寸至一寸半
12、主治 鼻出血及一穴主治各症说明 腕顺一 二穴位于小肠经 治疗太阳经之坐骨神经痛及腰椎痛 腿弯痛等有特效 其中 腕顺二穴属于中胸椎部位 而腕顺一穴属腰椎部位 因此腕顺一穴对腰痛坐骨神经痛较有特效 而腕顺二穴则对胸椎及颈椎骨刺背痛等较有效 腕顺一穴腕顺二寸 腕顺一穴 腕顺二穴 三三部位 1三其穴其门穴 在手背橈骨之外側上緣 距手腕横纹后两寸处靠内侧一寸处 其角穴 挠骨之外侧 距手腕横纹后四寸处其正穴 挠骨之外侧 距手腕横纹后六寸处手术 手背虎口朝上 臂側放 針斜刺約與皮下平行 由橈骨上緣以十五度向外斜刺一寸至一寸半 貼骨進針主治1 妇科经脉不调 赤白带下2 脱肛 痔疮痛 说明 三穴均位于大肠经上
13、单用即对痔疮有效 针刺时斜入皮下 自其门向其角横透 效果尤佳 配合委中放血有特效 三穴对顽固性便秘及小腹胀气有特效 2火串穴 手背朝上平伸 从手腕横纹中央上二寸五分处取之 即外关穴上五分处 火陵穴 在火串穴上兩寸 腕橫紋上四寸五分火山穴 在火陵穴上一寸五分 腕橫紋上六寸主治 胸痛 背痛 重听 胸闷 手下臂痛 小腿前侧痛手术 三穴均直刺五分 一寸五分 左手下臂痛針右手穴 右手下臂痛針左手穴 说明 三穴位于三焦经上 与心包经成表里 故治胸痛 胸闷 背痛 火山穴深度透刺侧腰灵穴 可治肾盂炎 腰酸 坐骨神经痛 火腑海穴取穴 手捂胸取穴 在桡骨与尺骨之间 肘横纹下二寸五分处取之 即手三里下五分外五分处
14、火山穴后三寸五分 手术 针深五分至一寸主治 1 咳嗽 气喘 感冒等 2 贫血 头昏及眼花说明及发挥 本穴与大肠经之手三里位置相当 主治亦相似 有补虚的作用 用灸的效果颇好 3手五金穴取穴 手抚胸取穴 手五金穴在尺骨外侧 腕横纹上六寸五分 即火山穴外五分处 手术 针深三分至五分手千金穴取穴 手抚胸取穴 手五金穴上一寸五分为手千金穴 腕横纹上八寸 肘横纹下四寸手术 针深五分至八分主治 坐骨神经痛 腹痛 小腿发胀 脚痛 脚麻两穴同时运用 但忌双手取穴 说明 一 手五金 手千金为董氏三十二解针之要穴 对麻 胀 毒等有解除之效 本穴可配分枝穴 另就膝后太阳区 小腿阳明区一带放血 效果更佳 二 手五金 手
15、千金两穴倒马并用 效果更佳 取穴时 甚少单独使用 三 治坐骨神经痛可本穴配三河穴 治少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及小腿胀痛酸麻 手千金穴治疗手臂疮疡初起特效 4肠门穴取穴 掌面向上 在尺骨之内侧与筋腱之间 距腕豆骨三寸处手术 针深三至五分主治 1 肠炎 2 头昏眼花说明 主治肠系疾病 在腹痛里急后重或急欲如厕之际用手按压可缓解便意 治疗急性腹泻和急性痢疾时 多伍天枢及足三里 疗效迅速而确切肝门穴取穴 在尺骨之内侧中部 距腕豆骨六寸处 肠门上三寸手术 针三分至五分 针下后可止肝痛 针右旋可解胸闷 针左旋可止肠痛主治 急性肝炎说明 针左手为主 对急性肝炎有特效 合并肠炎者加肠门 成到倒针 疗效甚佳 配三
16、黄 天黄 地黄 其黄 治疗慢性肝炎亦有特效 可治理B型肝炎 心门穴取穴 在下尺骨肉侧陷处 距腕豆骨十寸五分处 距肘尖一寸五分处 肝门上四寸五分手术 针深止五分 禁双手用穴主治 1 心脏炎 心跳胸闷 2 呕吐 霍乱说明 本穴在小肠经上 小肠合穴附近 治疗心脏病有特效 亦治大腿内侧痛 坐骨神经痛 尾骶骨痛以及内侧膝盖痛 5三士穴人士穴取穴 手平伸掌心向上 当腕横纹上三寸 前臂桡骨外侧上缘处是穴手术 斜刺从外向内 以15度角斜刺五分 一寸五分主治 气喘 手掌痛 手指痛 肩臂痛 背痛 胸痛 心悸 蛋白尿地士穴取穴 掌心向上 腕横纹上六寸 人士穴上三寸手术 同人士穴主治 气喘 感冒 头痛 肾亏 腰痛 心
17、脏病 疝气 便秘 天士穴取穴 掌心向上 腕横纹上九寸 从肘横纹下三寸处取之 在前臂桡骨之外缘 地士穴上三寸处是穴手术 斜刺一寸五分 手法同上 主治 气喘 鼻炎 臂痛 感冒 胸痛 胸胀 支气管炎说明 天 地 人士三穴为治疗气喘之特效穴 鼻炎配驷马穴 镇定穴 鼻翼穴 心跳过速可配神耳穴 心脏无力用配灵骨 地宗 四四部 1肩峰穴取穴 举臂时 肩骨与臂骨接缝之空陷处中央下五分处取之 肩髃穴下五分处针刺法 直刺五分 八分 斜刺 由上往下斜刺八分主治 高血压 多汗症 乳癌 乳瘤 乳腺癌 乳头炎 上肢麻痹症 半身麻痹 半身不遂 脑血栓症 2肩中穴取穴 手臂下垂 自肩骨向下二寸半中央处 肩峰下二寸 即十四经肩
18、髃穴下二寸半处手术 针深五分至一寸主治 1 膝盖痛 2 皮肤病 颈项皮肤病及臂部皮肤病 3 小儿麻痹 半身不遂 4 肩痛说明及发挥 本穴治疗肩痛及膝盖痛有特效 治上述其他症效果亦佳 3三宗穴人宗穴取穴 手捂胸取穴 肘窝横纹直上三寸五分贴骨下取之 即十四经之五里穴上五分处是穴 手术 直刺五分 一寸五分主治 手臂痛 脚肿痛 肘肿痛难动 黄疸病 四肢浮肿 脾肿大 胃 十二指肠眼 气喘喉炎 感冒说明 针深五分治感冒气喘 针深八分治臂肿 针深一寸二分治肝 胆 脾病 偏外伤肱骨 偏内侧伤肱二头肌 扎针部位应予特别注意 地宗穴取穴 在人宗穴上三寸处 即肘窝横纹直上六寸五分手术 直刺一寸 二寸 针深一寸治轻病
19、 针深二寸治重病 两臂同时取穴主治 能使阳症起死回生 脑溢血之急救穴 针下立解 心脏麻痹 心绞痛之急救针 治半身不遂 心脏病 心脏性喘息 肝昏迷 手脚麻痹 动脉硬化 胸痛背痛 呼吸困难 脑血管阻塞等症 天宗穴取穴 在后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后部之间凹陷处 肘横纹上九寸手术 同人宗穴主治 妇科阴道炎 阴道痛 赤白带下 速效 小腿痛 小儿麻痹 狐臭 糖尿病说明 下针时 偏外伤肱骨 偏内伤二头肌 取穴必须准确 治疗糖尿病可加配下三皇穴 长期治疗 三宗倒马直线针刺可治肩胛岗以上疼痛 4云白穴取穴 在上臂肱骨后缘 肩中穴内二寸处手术 直刺一寸 二寸主治 妇科阴道炎 子宫炎 卵巢炎 阴道痒 阴道痛 赤白带下
20、 小儿麻痹 脚扭伤 特效 说明 一 赤白带可本穴 妇科穴 上三黄有效 二 治阴道炎 痒可以本穴 妇科穴 李白穴 海豹穴相配 三 本穴加李白及踝灵穴可治脚扭伤 四 本穴加李白配妇科穴 可治妇科病 5李白穴取穴 在云白穴相向外斜下二寸手术 直刺五分 一寸五分主治 妇科阴道炎 子宫炎 卵巢炎 阴道痒 阴道痛 赤白带下 小儿麻痹 脚扭伤 特效 说明 一 李白 灵白常相配在一起 中风昏迷不醒事云白 李白再加地宗穴 二 阴道炎可本穴配云白 海豹穴 三 小便秘结本穴加灵白及下三皇穴 五五部 1海豹穴取穴 大趾之内侧 大趾本节正中央部 脚指甲后 手术 针深一分至三分 对侧取穴 右痛左取主治 眼角痛 疝气 大指
21、及食指痛 妇科阴道炎说明 董氏针灸在针术上有所谓手足对应针法 手指对脚指 手掌对足掌 而海豹穴位足指上 取用当可治相对应之手指痛 2木妇穴取穴 足背第二趾正中央外开三分手术 针深二分至四分 贴趾骨下针主治 妇科赤白带下 月经不调 经痛 子宫炎 输卵管不通 海豹穴 海豹穴 木妇穴 木妇穴 3火包穴取穴 足第二趾第二道横纹正中央手术 针深二分至四分 贴趾骨下针 禁灸 孕妇禁针主治 心痛 肝病 难产 胎衣不下说明 以火包穴治疗心绞痛 效果甚佳 外伤流血不止 可于火包穴放血 妇灵穴 专治妇科病 同妇科五穴 在临床上可与火包穴相配 效果不错 但是足底穴位下针较痛 大都取妇科五穴为多 4妇灵穴取穴 妇灵穴
22、位足第二趾掌趾横纹横纹之两侧手术 针深二分至四分 贴趾骨下针 禁灸 孕妇禁针主治 心痛 肝病 胎衣不下 堕胎 特效 赤白带 子宫卵巢之瘤炎 月经不调之妇科病说明 妇灵穴 专治妇科病 同妇科五穴 在临床啊上可与火包穴相配 效果不错 但是足底穴位下针较痛 大都取妇科五穴为多注意 孕妇禁针 堕胎只在须臾之间 禁灸 六六部 1花骨穴花骨一穴取穴 当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五分一穴 后五分一穴 再后五分一穴 再后五分一穴 计四穴手术 直刺五分 一寸五分主治 沙眼 角膜炎 眼皮炎 眼迎风流泪 怕光 眉棱骨酸痛胀痛 鼻骨痛 头痛 牙痛 耳鸣 耳聋说明 花骨一穴 由四个单穴组成 此穴在于脚底 进针
23、需快 同时要患者用力吸足气用34号针 以减轻患者疼痛 花骨二穴取穴 当足底第二与第三跖骨之间 距趾间又口一寸一穴 后五分一穴 计两穴 第二穴与门金穴相通 手术 直刺五分 一寸主治 手指无力 手臂痛 手麻木说明 手掌对脚掌 手指对足指 手下臂对小腿 手上臂对大腿 更进一步的还分外侧 内侧 前侧 后侧 手足找到对应的点手病取足穴 足病取手穴 上下左右平衡针法 无不立效 花骨二穴与门金相通 可治手食指与中指不能弯曲或无力 花骨三穴 取穴 当足底第三与第四跖骨之间 距跖间叉口二寸处是穴手术 直刺五分 一寸主治 腰痛 坐骨神经痛 脊椎骨痛说明 花骨三穴配花骨一穴及水金 水通治腰痛 中白 上白 肩中 花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灸 针灸学习 针灸教程 针灸资料 董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