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濒湖脉学白话解》.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
《脉诊《濒湖脉学白话解》.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脉诊《濒湖脉学白话解》.脉诊资料书籍网盘下载.pdf(7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脉诊濒湖脉学白话解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一息:是指一呼一吸为一息。 一、 浮脉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上漂木。 【主病】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脉歌】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脉解】浮脉是人体阳气亢奋的征象,最常见于外感而病在体表的时候。但它往往不是 单纯地出现,浮而兼“迟”兼“紧”,多为风寒;浮而兼“数”,多为风热。风热病的脉 浮,常见浮而有力;如果脉虽浮而搏动无力,那又属于血虚的里证了。 寸、关、尺三部, 可以诊察上、 中、下三焦的病变。 所以风邪在上而见头
2、痛、目眩, 以及风热痰浊聚积在胸膈上焦的疾病,寸部脉多见浮;脾气虚弱(即土衰)、肝气旺盛 (即木旺) 等中焦的疾病, 关部脉多见浮; 大小便不通利等下焦的疾病,尺部脉多见浮。 二、 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 【主病】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 【脉歌】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痼。 【脉解】阴经水气盛,甚至水饮储留的病变,多见沉的脉象。假使脉沉而数,为内有热 邪;脉沉而迟,为内有寒邪;脉沉而滑,为内有痰饮;脉沉而无力,为阳虚气陷;脉沉 而有力,为积滞、寒凝。 沉脉分
3、见于三部,也各有所主。寸部脉沉,常见于胸膈间的痰郁,水停诸症。关部 脉沉,常见于中焦寒凝不通而引起的疼痛诸症。尺部脉沉常见于白浊、遗尿、泄泻、痢 疾,以及下焦元阳亏损的肾虚腰痛等症。 三、 迟脉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在60 次以下。 【主病】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 【脉歌】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癥瘕仔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脉解】迟脉的出现,一般都属于脏气方面所发生的病变。例如:脾阳虚、痰湿盛,就 往往会见到迟脉。至于沉寒痼疾,癥瘕、积聚等,也能见到迟脉。但再经仔细观察,若 是迟而有
4、力,常见于积寒疼痛的里寒实证;若是迟而无力,则多为阳气亏损的虚寒证。 寸主上焦,心胸部寒邪凝滞,两寸多见迟脉。关主中焦,如属积冷伤脾,癥结、挛 筋等寒痛证,两关多见迟脉。尺主下焦,凡是肾虚火衰、腰脚重痛、溲便不禁、睾丸疝 痛等,两尺多见迟脉。 四、 数脉 :脉搏频率快,一息五至以上,每分钟在90 次以上。 【主病】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 【脉歌】 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当关胃火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 【脉解】脉搏之所以见数,主要是由于阳气亢进,火热太盛,燔灼了阴液的缘故。但是, 火热既有属心(君)属肾
5、(相)的不同,更有属虚、属实的区分。实火脉来数大有力, 虚火脉来数细无力;实火宜凉宜泻,虚火当温当补,这是分辨数脉最基本的原则。至于 肺病伤阴的人,在秋季最忌见到数脉。因古人以肺气属秋,秋深的天气干燥,对肺病伤 阴之人是不利的。如再见数脉,说明火热内盛,燔灼肺阴,治疗就更加困难了。 左寸脉数,是上焦的心火上炎,多见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右寸脉数,是上焦肺 中有燥热,多见于咳嗽吐血,肺中脓疡。如果左关脉数,多为肝火上炎;右关脉数,常 常是胃火内盛。假使两手尺脉都见数,则是下焦火热燔灼,急宜用“滋阴降火”一类的 治疗方法,以保护阴精。滋阴降火汤有好几个,都是以生熟地黄、知母、黄柏为主药, 可参考审
6、视瑶函 、 沈氏尊生书 。 五、 滑脉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 【主病】痰饮、实热、食滞。(痰饮是滑脉的主证) 【脉歌】 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 寸滑膈痰生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癫淋看尺部。 【脉解】滑脉本为阳气有余的脉象,但亦有元气衰少,不能摄持肝肾之火,以致血分有 热,而脉见滑象的。 至于痰饮内盛、 风痰上壅、 饮食停滞诸种病变,或者上逆而为呕吐, 或者下瘀而成蓄血,亦往往出现滑脉。 惟有妇女经停无病而见滑脉的,多是受胎的征象。 胸膈间痰饮内盛,心阳和肺气都不能下降,以致发生呕吐、吞酸、舌强、咳嗽等症 的,寸部脉多见滑
7、。 肝热脾困、 宿食不消, 关部脉多见滑。 肾或膀胱、 大小肠湿热下注, 而为消渴、痢疾、癫疝、淋病等,尺部脉多见滑。 六、 涩脉 :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主病】气滞血瘀、精亏血少。(迟滞不畅,波动无力) 【脉歌】 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寒湿入营为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寸涩心虚痛对胸,胃虚胁胀察关中;尺为精血俱伤候,肠结溲淋或下红。 【脉解】造成涩脉的主要原因,总是由于营血虚少,精液损伤的结果。所以严重的反胃, 以及大汗伤津亡阳以后,往往能见到涩脉。也有寒湿邪气入于营分,血行阻滞难通,如 血痹一类的病症,脉象也常见涩。如妇女有孕而见涩脉,便为血不足以养胎;无孕而见 涩脉,则
8、为精血枯竭,难以受孕。 心血虚损而见胸部疼痛的,寸部脉多见涩。 脾胃虚弱而两胁气滞胀满的,关部脉多 见涩。下焦精血两伤而见肠结便秘、小便淋漓、肠风下血等症的,尺部脉多见涩。 七、 虚脉 :三部脉轻取,重按皆无力,隐隐蠕动于指下,或浮大而按之空虚,是无力脉的总 称。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尤多见气虚证。 【脉歌】 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 血不荣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痿痹伤精血,却在神门两部居。 【脉解】虚脉的出现,总是由于正气亏损所致。例如:卫气不固的自汗症、心虚血少的 怔忡症、心神虚怯的惊悸症,无一不是因为正气的先亏而成,所以都常见到虚脉
9、。外伤 暑邪的身热,因元气先伤而见虚脉,故当益气以清暑。阴虚于内的发热,因阴不足以养 阳,只宜养阴以退热。总之,血虚当养营,气虚宜益气,就不会有什么差失。 心在上焦, 血虚心失所养的时候,寸口脉多见虚。 脾胃在中焦, 如果气虚不能运化, 而见腹胀食滞等症,关脉多见虚。两肾均在下焦,如果精血亏损,而见骨蒸劳热痿痹等 症,两手尺脉多见虚。神门,即尺脉的别名,来源于王叔和的脉经,与掌后兑骨之 端的“神门”穴不同。 八、 实脉 :三部脉轻取,重按皆有力,即脉来去俱盛,坚实有力,为有力脉的总称。 【主病】实证。 【脉歌】 实脉为阳火郁成,发狂谵语吐频频;或为阳毒或伤食,大便不通或气疼。 寸实应知面热风,
10、咽痛舌强气填胸;当关脾热中宫满,尺实腰肠痛不通。 【脉解】实脉的出现,总是由于阳热邪盛,郁积不散的病变所造成的,所以在临床上见 到发狂、谵语、呕吐、阳毒、伤食、便秘、气痛等症,只要是因于热邪郁积而来的,一 般都可以见到实脉。 风热盛于上焦,而见头面发热、或咽喉疼痛、或舌根强直、或胸膈气满等症的,寸 部多见实脉。热邪盛于中焦,因脾胃热滞而见腹胀满等症的,关部多见实脉。下焦实热 壅盛,而见腹痛、腰痛、便秘等症的,则尺部多见实脉。 九、 长脉 :不大不小,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主病】阳盛有余之证。 【脉歌】 长脉迢迢大小匀,反常为病似牵绳;若非阳毒癫痫病,即是阳明热势深。 【脉解】正常的长脉是:脉
11、来大小均匀,柔和条达。如果一反常态,脉来象牵引绳索般 紧张,便为病象。诸如:血热的阳毒、风痰的癫痫,以及“阳明”(主要指胃、大肠) 的里热炽盛等病,都可见到这种长脉。 十、 短脉 :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主病】短而有力主气郁,短而无力主气损。 【脉歌】 短脉惟于尺寸寻,短而滑数酒伤神;浮为血涩沉为痞,寸主头痛尺腹疼。 【脉解】短脉,只有在尺部和寸部这两个部位最好辨认。脉来现短,总是气血虚损的反 映。尽管也有因伤于酒毒,或湿热内盛而见短脉的,但只在短脉之中兼见滑数而已。血 涩(这里作“少”解)不充,多见浮而短;胸腹痞满,多见沉而短。阳气虚于上而头痛 的,寸脉多见短;阳气虚于下而腹痛的,尺脉多见
12、短。这都是临床上常见的几种情况。 十一、 洪脉 :应指浮大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实热证、阳热亢盛。 【脉歌】 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泄痢可踌躇。 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肝火胃虚关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 【脉解】脉来洪大,总属于阳热亢盛,阴血虚少的病变。尤其是在心火上炎的时候,脉 多见洪。但也有虚和实的区分。如果胃热郁盛,胀满翻胃(即反胃、呕吐)而见脉洪的 多属实证,当及时清泻胃热。如果泄泻或下痢,反见洪脉的,这是阴津大伤、阳热犹亢 的虚证,急宜养阴以清热,不能当做实证治。这虚实之间,最要慎重考虑。 当心火上炎的时候,常见咽干喉痛、 口疮痈
13、肿, 左寸脉多见洪。 假使肺中火热炽盛、 咳嗽气喘、胸痛咯血,右寸脉多见洪。若是肝阳亢盛、脾胃津伤,两关脉多见洪。肾精 亏损,阴火不能潜藏时,两尺脉多见洪。总之,无论上、中、下三部,只要出现洪脉, 多半是由于火热亢盛的病变。 十二、 微脉 :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主病】阴阳气血衰微、阳衰少气。 【脉歌】 气血微兮脉亦微,恶寒发热汗淋漓;男为劳极诸虚候,女作崩中带下医。 寸微气促或心惊,关脉微时胀满形;尺部见之精血弱,恶寒消瘅痛呻吟。 【脉解】凡是气血两虚的,尤其阳气虚少的人,必然要出现微脉的脉象。阳气虚弱,体 表不固,便多见恶寒、发热、汗出较多等表虚证。大凡男子的“五劳”、 “六极
14、”诸虚损 症,以及妇女的崩漏带下等病,脉搏都往往见微,这就是由于气血两虚的结果。 肺气不足而喘促,心阳不敛而惊悸的病变,两手寸部常多见微脉。脾胃虚损不能运 化而胀满时,两手关部常多见微脉。肾中元阳亏损而身寒腹痛,精血虚竭而病消渴(即 消瘅)等,两手尺部常多见微脉。 十三、 紧脉 :脉来绷急,应指紧张有力,状如牵绳转索。 【主病】宿食、寒证、痛证。 【脉歌】 紧脉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 寸紧人迎气口分,当关心腹痛沉沉;尺中有紧为阴冷,定是奔豚与疝疼。 【脉解】凡是寒邪太盛而引起的疼痛诸症,脉搏多见紧象。另外,肺有寒邪而病喘咳、 肝因寒郁而病风痫、脾受寒邪而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脉诊诊病图解入门书籍 古籍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