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真传.pdf
《大道真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真传.pdf(21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后觉道人魏尧则之 大道真传 龙易武术网龙易武术网L L 大大 道道 真真 传传 蜀西魏尧则之口述,浙东陈威公孟笔记 蜀西魏尧则之口述,浙东陈威公孟笔记 冀东玉田盛克琦校点 冀东玉田盛克琦校点 道自心中求,心空道可修。 道自心中求,心空道可修。 若为希福果,尚隔一江舟。 若为希福果,尚隔一江舟。 诸生于道已得,执着人我即非,务要放下身心,乃能冲开龙虎。自修自诸生于道已得,执着人我即非,务要放下身心,乃能冲开龙虎。自修自 检,克念克思,贪嗔不起,一意存诚,道义之门,便是玄牝。一朝得药,遍体检,克念克思,贪嗔不起,一意存诚,道义之门,便是玄牝。一朝得药,遍体 生春,那时德馨,香如桂花,津甜如蜂蜜,乃
2、知其好处。务竭诚努力,勿误勿生春,那时德馨,香如桂花,津甜如蜂蜜,乃知其好处。务竭诚努力,勿误勿 怠,切切勉之!劫运已兴,道运亦启,切勿自己耽延、负天恩也!慎行之!审怠,切切勉之!劫运已兴,道运亦启,切勿自己耽延、负天恩也!慎行之!审 修之!切切!切切! 修之!切切!切切! 大道真传口诀第一讲 大道真传口诀第一讲 何谓小周天之火候?夫候者,时也。以活子时、活午时之候,候其时到而何谓小周天之火候?夫候者,时也。以活子时、活午时之候,候其时到而 起火,故曰火候。火,离也,心中之神也。用火皆心神之妙用,妙在于觉。以起火,故曰火候。火,离也,心中之神也。用火皆心神之妙用,妙在于觉。以 自然神觉,修天然
3、之火候以炼大药,其中有一定之规矩。丹经中皆照规矩说自然神觉,修天然之火候以炼大药,其中有一定之规矩。丹经中皆照规矩说 法,其实自自然然,不必有意去用功,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此中火候,皆修天法,其实自自然然,不必有意去用功,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此中火候,皆修天 然之次序而出,可以证验者也。然必修自然,乃有神觉,若稍不自然,则神不然之次序而出,可以证验者也。然必修自然,乃有神觉,若稍不自然,则神不 灵,因着相动念之故,而火候亦时生错误,故吾以“自然神觉”四字名之,丹灵,因着相动念之故,而火候亦时生错误,故吾以“自然神觉”四字名之,丹 经谓为黄婆。黄,婆之色。婆者,纯坤之象,又取其婆心柔顺也。西游记经谓
4、为黄婆。黄,婆之色。婆者,纯坤之象,又取其婆心柔顺也。西游记 唐僧九九八十一难,皆火候之错误也。其间遇魔之因,不为斋,即因借宿,皆唐僧九九八十一难,皆火候之错误也。其间遇魔之因,不为斋,即因借宿,皆 缘衣食住之故,人因此生贪求之心。盖人心中有食色之性,与生俱来,此性半缘衣食住之故,人因此生贪求之心。盖人心中有食色之性,与生俱来,此性半 禀诸父母,半受于中阴。父母食色之遗传于我,一也;中阴乃历劫食色之业根禀诸父母,半受于中阴。父母食色之遗传于我,一也;中阴乃历劫食色之业根 据于我之心地,二也。有此二者,因而生贪、嗔、痴、爱之心,无时或已,稍据于我之心地,二也。有此二者,因而生贪、嗔、痴、爱之心,
5、无时或已,稍 一不慎,生心动念,火候即错误矣。猪八戒动言散伙,即火分散也。 一不慎,生心动念,火候即错误矣。猪八戒动言散伙,即火分散也。 火候唯小周天最要,至大周天则自然神觉已全,故错误较少。在小周天则火候唯小周天最要,至大周天则自然神觉已全,故错误较少。在小周天则 或灵、或不灵,故须步步照管,丹经皆详为解说,职是故也。悟真曰:或灵、或不灵,故须步步照管,丹经皆详为解说,职是故也。悟真曰: “毫发差殊不结丹”,可知火候断不可误也。然因详述之故,学者转入岐途,“毫发差殊不结丹”,可知火候断不可误也。然因详述之故,学者转入岐途, 譬如用九、用六、乾策、坤策之说,事实并非如此,不过有此理而设此象耳。
6、譬如用九、用六、乾策、坤策之说,事实并非如此,不过有此理而设此象耳。 若照书死做,即着相矣。龙门秘旨中,邱祖有小周天歌诀,若照歌诀若照书死做,即着相矣。龙门秘旨中,邱祖有小周天歌诀,若照歌诀 后觉道人魏尧则之 大道真传 下工,亦不合也。柳华阳真人风火经亦详讲火候,皆以色身比相,行火之下工,亦不合也。柳华阳真人风火经亦详讲火候,皆以色身比相,行火之 时,其不能执句下工,亦与小周天歌同也。何者为火?自然神觉是也。何时,其不能执句下工,亦与小周天歌同也。何者为火?自然神觉是也。何 者为药?先天之一炁是也。此从“药火”上说。若从“炼”字上说,则气是炉者为药?先天之一炁是也。此从“药火”上说。若从“炼”
7、字上说,则气是炉 也;神是炉中之火也;虚空一窍是鼎也,神气合而招摄之先天炁即鼎中药物也;神是炉中之火也;虚空一窍是鼎也,神气合而招摄之先天炁即鼎中药物 也。白玉蟾曰:“以火炼药而成丹,即以神驭气而成道。”李清庵曰:“为佛也。白玉蟾曰:“以火炼药而成丹,即以神驭气而成道。”李清庵曰:“为佛 为仙不劳力,只在凝神入气穴。”即此语,药火鼎炉皆备言之矣。 为仙不劳力,只在凝神入气穴。”即此语,药火鼎炉皆备言之矣。 炼丹时采取最要,封固亦不可忽。采取得到真阳,恐再有遗漏,须用封固炼丹时采取最要,封固亦不可忽。采取得到真阳,恐再有遗漏,须用封固 之功,要在定忘二字。定者,在真阳到身之时,用之使之长足;至用
8、忘之一之功,要在定忘二字。定者,在真阳到身之时,用之使之长足;至用忘之一 字,则不采之采,不取之取也。封固即止火也。已采取真阳而尚行火不止,则字,则不采之采,不取之取也。封固即止火也。已采取真阳而尚行火不止,则 过犹不及,反易漏失,故必须止火而封固之,此亦最要者也。 过犹不及,反易漏失,故必须止火而封固之,此亦最要者也。 小周天歌诀所说,皆证验也,法度也,而非行功之法。至应如何行小周天歌诀所说,皆证验也,法度也,而非行功之法。至应如何行 功,仍须用定、忘、止之三字。阳生而能知觉,已有活子、活午矣。午,离功,仍须用定、忘、止之三字。阳生而能知觉,已有活子、活午矣。午,离 也;子,坎也。既觉则子午
9、已相交,既交以后,正是炼药之时。在大周天则为也;子,坎也。既觉则子午已相交,既交以后,正是炼药之时。在大周天则为 乾坤相交,正为行火候之时。在上已有活子、活午,而或不能灵于活午而不自乾坤相交,正为行火候之时。在上已有活子、活午,而或不能灵于活午而不自 觉知;或虽觉而不照法用火;或用火而着相、着意,皆为水源不清。悟真觉知;或虽觉而不照法用火;或用火而着相、着意,皆为水源不清。悟真 篇曰:“要知火候通灵处,须供神仙仔细论。”书上所不详者在此,定、篇曰:“要知火候通灵处,须供神仙仔细论。”书上所不详者在此,定、 忘、止之三字,故须与神仙论之也。吕祖曰:“但安神息任天然。”“安”字忘、止之三字,故须与
10、神仙论之也。吕祖曰:“但安神息任天然。”“安”字 最要,能安则有自然神觉火候,但须顺其自然,即无错误矣。小周天做到工夫最要,能安则有自然神觉火候,但须顺其自然,即无错误矣。小周天做到工夫 极熟时,可快至一分钟行一周天。倘照书上所说,须乾坤用三百六十度数之极熟时,可快至一分钟行一周天。倘照书上所说,须乾坤用三百六十度数之 息,则必须若干分钟,必不能一分钟毕事。可知数隐于其中,不过其理与法度息,则必须若干分钟,必不能一分钟毕事。可知数隐于其中,不过其理与法度 如是而已,事实上决不如是,不可因此而生疑义也。 如是而已,事实上决不如是,不可因此而生疑义也。 兹将邱祖小周天歌诀详释如下: 兹将邱祖小周天
11、歌诀详释如下: “静极而动兮,一阳来复”者。小周天功夫,应从阳生时下手,而阳须静“静极而动兮,一阳来复”者。小周天功夫,应从阳生时下手,而阳须静 极而生。静极时所生之阳,水源极清,故“静极”二字,最须注意。静时所生极而生。静极时所生之阳,水源极清,故“静极”二字,最须注意。静时所生 者为真阳。平常因意念感动而生阳,是为淫精。唯静极而动时,方生真正之阳者为真阳。平常因意念感动而生阳,是为淫精。唯静极而动时,方生真正之阳 精也。张紫阳真人曰:“药物生玄窍。”由药物而生玄关,药从虚空中产生。精也。张紫阳真人曰:“药物生玄窍。”由药物而生玄关,药从虚空中产生。 初生时由阴蹻入命门。命门,内肾也。命门冲
12、动而外肾自举,一面而上行冲动初生时由阴蹻入命门。命门,内肾也。命门冲动而外肾自举,一面而上行冲动 心府,而知外肾之举,是为活午时,坎水中真火上交于离也。一阳来复,是地心府,而知外肾之举,是为活午时,坎水中真火上交于离也。一阳来复,是地 雷复卦。七日来复,为天地之造化。地下真阳之生,七日一次。易曰:雷复卦。七日来复,为天地之造化。地下真阳之生,七日一次。易曰: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道家简称曰天心。一阳来复,外肾勃举,即是天心发“复其见天地之心乎!”道家简称曰天心。一阳来复,外肾勃举,即是天心发 现之时也。外肾之举,因为阳气所冲动。此项阳气,即太极之理气,与先天太现之时也。外肾之举,因为阳气所冲
13、动。此项阳气,即太极之理气,与先天太 极所具生天地者相同。此气一到吾身,外肾即举,譬如时逢冬至,一阳生于重极所具生天地者相同。此气一到吾身,外肾即举,譬如时逢冬至,一阳生于重 阴之下,由地下震冲而出,以复天心。人身之阳举,亦由下而上,正与之同,阴之下,由地下震冲而出,以复天心。人身之阳举,亦由下而上,正与之同, 其举即一阳来复也,亦即复卦也。静极纯阴之时,一阳爻生于五阴爻之下,故其举即一阳来复也,亦即复卦也。静极纯阴之时,一阳爻生于五阴爻之下,故 曰“来复”。此时药虽已有,嫩而不可采取,不过即从此下手而已。吾人做功曰“来复”。此时药虽已有,嫩而不可采取,不过即从此下手而已。吾人做功 到杳冥之时
14、,万象俱寂,一阳来复,恍惚之间,而外肾忽举,是天人合发。先到杳冥之时,万象俱寂,一阳来复,恍惚之间,而外肾忽举,是天人合发。先 天之阳初感于身,但举而未坚,以其只有一阳故也。道德经曰:“惚兮恍天之阳初感于身,但举而未坚,以其只有一阳故也。道德经曰:“惚兮恍 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窍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窍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 有信。”此所曰象,即阳生复之相也。阳何以举?因有精之故,此为虚无元有信。”此所曰象,即阳生复之相也。阳何以举?因有精之故,此为虚无元 后觉道人魏尧则之 大道真传 精;阳生,感至身上为元精到身,亦为混元至精
15、有相,即生精矣。在交感之精;阳生,感至身上为元精到身,亦为混元至精有相,即生精矣。在交感之 时,亦阳举而生精,而与此所生之元精不同,故以“甚真”二字别之。“信”时,亦阳举而生精,而与此所生之元精不同,故以“甚真”二字别之。“信” 为信用之信,天心七日来复,千古而不稍差异,故谓之信。而阳举即天心发现为信用之信,天心七日来复,千古而不稍差异,故谓之信。而阳举即天心发现 之信,修士凭此信而行采取之功也。人能到虚极静笃之际,则一阳必然来复,之信,修士凭此信而行采取之功也。人能到虚极静笃之际,则一阳必然来复, 无论二十岁,乃至百岁,一也。其信何如焉?然必须杳冥恍惚,方能有信。孔无论二十岁,乃至百岁,一也
16、。其信何如焉?然必须杳冥恍惚,方能有信。孔 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有信方可免死以立命而得命宝,朱子不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有信方可免死以立命而得命宝,朱子不 知,故所注不合。盖唯知此,乃可不死,而亦不妨于死,生死由己而不由天,知,故所注不合。盖唯知此,乃可不死,而亦不妨于死,生死由己而不由天, 自己自有把握。能心身两静,一阳来复,自能出入生死,自由自在,而不受造自己自有把握。能心身两静,一阳来复,自能出入生死,自由自在,而不受造 物之拘束也。静极而动,则返于太极,太极返无极,从此而一阳来复。若能静物之拘束也。静极而动,则返于太极,太极返无极,从此而一阳来复。若能静 坐生
17、阳固好,倘其不能,则改用睡功,自能静极而生阳矣。语曰:向晦入息坐生阳固好,倘其不能,则改用睡功,自能静极而生阳矣。语曰:向晦入息 睡,为大休息之时,身心两静时也。然人多为七情六欲所蔽,睡亦不能真静而睡,为大休息之时,身心两静时也。然人多为七情六欲所蔽,睡亦不能真静而 梦扰之,梦中仍贪欲好色,不得休息。倘真身心两静,则睡而无梦,静极阳梦扰之,梦中仍贪欲好色,不得休息。倘真身心两静,则睡而无梦,静极阳 举,一阳来复,心神自能觉知。因神气相合,气一动,神自能动而知之故也。 举,一阳来复,心神自能觉知。因神气相合,气一动,神自能动而知之故也。 “药产神知兮,妙诀通灵”者。“知”即“知白守黑,神明自来”
18、也。一“药产神知兮,妙诀通灵”者。“知”即“知白守黑,神明自来”也。一 阳,即药也;来复,即药产也;一阳来复,即活子时也。神知,即活午时也,阳,即药也;来复,即药产也;一阳来复,即活子时也。神知,即活午时也, 先天之一炁,来即知之。因真阳由阴蹻而进,冲动命门真火而外肾举,上冲心先天之一炁,来即知之。因真阳由阴蹻而进,冲动命门真火而外肾举,上冲心 脏而神觉知。阴极生阳而药产,阳里生阴而神知,活子、活午相连,气动而神脏而神觉知。阴极生阳而药产,阳里生阴而神知,活子、活午相连,气动而神 随之动故也。契曰:“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是也。其中有妙诀,自随之动故也。契曰:“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是也。
19、其中有妙诀,自 可通灵。通灵为通天地之灵气,自己之灵性。妙诀即药产神知之诀,活子活午可通灵。通灵为通天地之灵气,自己之灵性。妙诀即药产神知之诀,活子活午 之诀也。吾人应下手采取之时候,倘能知而修之,自能“天人合发,万化定之诀也。吾人应下手采取之时候,倘能知而修之,自能“天人合发,万化定 基”,故曰“通灵”也。 基”,故曰“通灵”也。 “微阳初生兮,嫩而勿采”者。既通此诀,即须采取。药嫩不可采,老亦“微阳初生兮,嫩而勿采”者。既通此诀,即须采取。药嫩不可采,老亦 不可采。孔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不可采。孔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
20、不 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老嫩皆不可用,过与不及,一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老嫩皆不可用,过与不及,一 也。必其无过不及,而合乎时中,方为合法。孔子称为“时圣”,正是“喜、也。必其无过不及,而合乎时中,方为合法。孔子称为“时圣”,正是“喜、 怒、哀、乐未发”之“中”。采取工夫,系有作有为,即“发而皆中节”之怒、哀、乐未发”之“中”。采取工夫,系有作有为,即“发而皆中节”之 “和”。至封固,则为和合凝结矣。嫩阳,刚生之时也。微阳初生,虽举未“和”。至封固,则为和合凝结矣。嫩阳,刚生之时也。微阳初生,虽举未 坚,嫩而不能用,不可以采取。一阳为地雷复,不可采;二
21、阳地泽临,亦不可坚,嫩而不能用,不可以采取。一阳为地雷复,不可采;二阳地泽临,亦不可 采;必至地天泰卦,上三阴而下三阳,彼此平衡,真铅八两,真汞半斤,阴阳采;必至地天泰卦,上三阴而下三阳,彼此平衡,真铅八两,真汞半斤,阴阳 得其平衡,方可采取也。初生时嫩不可采,须定于鼻外虚空之中,火逼金行,得其平衡,方可采取也。初生时嫩不可采,须定于鼻外虚空之中,火逼金行, 使阳生足。盖真金必须一点一滴积渐而成也。 使阳生足。盖真金必须一点一滴积渐而成也。 “药物坚实兮,十五光盈;时当急采兮,莫教错过”者。时则药物坚实,“药物坚实兮,十五光盈;时当急采兮,莫教错过”者。时则药物坚实, 则已可采取矣。十五光盈,
22、即金满之时。坚实,即阳举而坚实之时也。此时已则已可采取矣。十五光盈,即金满之时。坚实,即阳举而坚实之时也。此时已 无过不及,正是圆月,不可错过,即须下手采取矣。所谓采取,即用“忘”字无过不及,正是圆月,不可错过,即须下手采取矣。所谓采取,即用“忘”字 工夫,此时应拳拳服膺勿失,以为不采之采、不取之取。夫人每日有阳生之工夫,此时应拳拳服膺勿失,以为不采之采、不取之取。夫人每日有阳生之 时,而多当面错过,因不能知诀而采取之故也。药物坚实,即正子时也。初觉时,而多当面错过,因不能知诀而采取之故也。药物坚实,即正子时也。初觉 其动时,活午时也。“时当急采”之“时”字,正午时也。外肾初轻举,继高其动时,
23、活午时也。“时当急采”之“时”字,正午时也。外肾初轻举,继高 举,后坚实,缘药足而冲动心脏,故再觉而知其坚实,此为正午时也。是为口举,后坚实,缘药足而冲动心脏,故再觉而知其坚实,此为正午时也。是为口 诀之口诀,学者须切志之! 诀之口诀,学者须切志之! 后觉道人魏尧则之 大道真传 “久而望远兮,采之无成”者。即悟真篇“金逢望远不堪尝”是也。“久而望远兮,采之无成”者。即悟真篇“金逢望远不堪尝”是也。 “久”字最须注意,已坚久而过时为久,是则去十五日已远为十七、八、九日“久”字最须注意,已坚久而过时为久,是则去十五日已远为十七、八、九日 之月,老而不能用,不能成丹矣。即此数语,已将小周天药物之老嫩
24、及其火候之月,老而不能用,不能成丹矣。即此数语,已将小周天药物之老嫩及其火候 完全讲毕矣。下文所讲,为神气相依,活子、活午相连之理也。 完全讲毕矣。下文所讲,为神气相依,活子、活午相连之理也。 “气驰于外兮,神亦驰外;神返于根兮,气亦回根”者。上句为行则同“气驰于外兮,神亦驰外;神返于根兮,气亦回根”者。上句为行则同 行,下句则住则同住;上句药产神知,下句则凝神入气穴;上句气动而神随行,下句则住则同住;上句药产神知,下句则凝神入气穴;上句气动而神随 之,下句即神住而气亦同住;上句活子、活午相连,气动即觉,而神随之,对之,下句即神住而气亦同住;上句活子、活午相连,气动即觉,而神随之,对 外之说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道 真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