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中医学院6第六章 灸法和拔罐法.ppt(46页)
《福建中医学院6第六章 灸法和拔罐法.ppt(4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中医学院6第六章 灸法和拔罐法.ppt(46页)(46页珍藏版)》请在周易易学书店|道易五术书社上搜索。
1、刺法灸法学刺法灸法学第六章 灸法和拔罐法5/22/2023第三节第三节 灯火灸灯火灸 药线灸药线灸 药笔灸药笔灸第六章第六章 灸法和拔罐法灸法和拔罐法第一节 第一节 艾灸法 艾灸法第二节 第二节 艾灸法的临床运用 艾灸法的临床运用第四节第四节 拔罐法拔罐法1 12 23 34 45/22/2023第一节第一节 艾灸艾灸法法一 艾灸材料(一)艾叶与艾绒 1 艾叶化学成分:2 艾叶的性能: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 性。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 体表深部。3 艾绒的制备:4 艾绒的储藏:(二)艾绒制品 1 艾炷(1)艾炷规格:小炷、中炷、大炷艾叶5/22/2023(2)艾炷制作方法:
2、手工制作法:艾炷器制作法:2 艾条(1)纯艾条:(2)药艾条:常用药艾条、太乙针、雷火针。二 艾炷灸法(一)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置在施灸的方法。5/22/20231 化脓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置在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因灸疮愈合之后,多有瘢痕形成,故又称瘢痕灸。(1)操作方法:间断法 连续法(2)临床应用:慢性腹泻 哮喘(3)注意事项:2 非化脓灸法:主要是麦粒灸(稍大的艾炷亦可)。即用麦粒大的小艾炷直接在腧穴上施灸,灸后不引起化脓的方法。又称为无瘢痕灸。5/22/2023(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小儿发育不良 气血两虚(二)间接灸 又称为
3、隔物灸、间隔灸、间接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些药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具有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1 隔姜灸(1)操作方法:(2)临床应用:非化脓灸隔姜灸5/22/2023 2 隔蒜灸(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 3 隔盐灸(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4 隔附子灸(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5/22/2023三 艾条灸法(一)悬起灸 1 温和灸 2 回旋灸 3 雀啄灸 温和灸5/22/2023(二)实按灸 1 操作方法:2 临床运用:四 温针灸法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实按灸5/22/2023五 温灸器灸法(一)温灸架灸 1 操作
4、方法 2 临床应用(二)温筒器灸 1 温筒器结构 2 操作方法 3 临床应用 4 注意事项5/22/2023(三)温盒灸法 用特制的盒形木制灸具,内装艾卷固定在一个部位施灸的方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灸治,尤其适用于腰、背、臀、腹部等处。5/22/20235/22/2023第二节第二节 艾灸法的临床运用艾灸法的临床运用 一 艾灸法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一)艾灸法作用特点 1 艾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2 艾灸法的应用,以经脉陷下、阴阳皆虚,络脉坚紧为宜。3 艾灸法可治针刺或中药疗效不显著者。4 艾灸法主要用于寒证。(二)适应范围 1 温经通络 2 祛风解表
5、、温中散寒5/22/2023 3 温肾健脾 4 回阳固脱 5 益气升阳 6 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7 防病保健 二 艾灸法注意事项(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 1 体位选择: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艾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便于医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为准。2 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先阳经后阴经。5/22/2023(二)艾灸禁忌及注意事项 1 禁忌症(1)禁灸病症:(2)禁灸部位:2 注意事项(1)施术严肃认真,精心操作。施灸前应对患者说明施灸要求,消除恐惧心理。若需瘢痕灸,须事先征得统一。应处理好灸疮,防止感染。(
6、2)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取穴宜少而精,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3)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4)注意安全防火,防止烧烫伤。5/22/2023 三 灸法补泻(一)补法 艾炷点燃置穴位,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火力缓慢温和,灸治的时间较长,壮数可多,灸毕一炷用手指按一会施灸穴位,以使其真气聚而不散。(二)泻法 艾炷置穴位点燃,用口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觉局部灼痛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以起祛散邪气的作用。5/22/2023 四 灸量 灸量指灸法达到的温热程度,不同地灸量可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一)灸量使用
7、原则 1 艾炷、壮数:灸量一般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少来计算;艾条灸、温灸器灸则以时间计算,太乙针、雷火针是以熨灸的次数计算。2 疗程:疗程长灸量大,用于慢性病;疗程短灸量小,多用于急性病。(二)灸量灵活掌握的方法 1 施灸方法 2 体质和年龄 3 施灸部位 4 病情5/22/2023第三节第三节 灯火灸灯火灸 药线灸药线灸 药笔灸药笔灸一 灯火灸法 灯火灸是一种特殊的灸法,是用灯芯草蘸植物油点燃后,迅速烧灼耳穴、腧穴或病变部位,以治疗疾病的灸法。民间广泛使用,俗称“爆灯花”、“灯草灸”。(一)操作方法 选择烧灼穴位,并在皮肤上作出标记。取灯芯草1015cm长一根,蘸麻油少许,约浸34cm左右
8、,用右手拇、食指捏住灯芯草下1/3处。点燃灯芯草浸油端,迅速敏捷地向选定的腧穴或部位烧灼,一触即提起。可听见清脆的爆响声,如无爆响声,可重复一次。5/22/2023(二)临床运用 1 功用:疏风解表,行气化痰,开窍熄风 2 主治:小儿惊风、脐风、抽搐、昏迷、腮腺炎、急性扁桃腺炎等。3 处方示例:(1)腮腺炎(2)急性扁桃腺炎(3)小儿腹泻(4)鼻衄(5)多发性疖肿5/22/2023(三)注意事项 1 高热、烦渴、咯血等热盛者不宜使用本法;2 灯芯草蘸油不宜过多,否则易滴在患者身上,造成烫伤;3 动静脉浅表处、孕妇腹部不宜施灸;4 幼儿体弱以及敏感者,颜面部位施灸时点灼宜轻;5 灸后局部注意防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中医学院 针灸教学课件
